Glass Road 玻璃之路 《開箱&介紹》


Glass Road 玻璃之路Uwe Rosenberg 2013年三款遊戲之一(分別是洞穴農夫種豆新版以及這款),是款時間適中的輕中度策略遊戲,玩家在遊戲裡扮演巴伐利亞森林一旁吹玻璃的工人,除了要蒐集各種原料來製作「森林玻璃」外,也要管理好自己的林地,獲得木頭、泥土、磚塊等建材來擴建房舍,以在遊戲中的四年結束後得到分數,成為勝利者。當然勝利的道路並不好走,遊戲中多達「 8 」種資源待你去管理,並且使用了特殊的「轉盤」來計算資源、轉換,你需要借助 15位不同領域的專家來幫助你達成任務,只是他們都莫名的繁忙......

大家都知道玫瑰山先生喜歡用許多種資源來使遊戲運作(推薦閱讀:玫瑰山先生的訪談翻譯),像是最著名的農家樂裡面,就有各種價值不同的動物、小麥、蘆葦、胡蘿蔔等等;港都濃情(勒哈佛港)裡,玫瑰山再次展現了資源的多樣性,以及他們之間的各種轉換方式:鮮魚火烤後變為食物牛隻宰殺後得到牛皮以及肉排木材加工為木炭等不勝枚舉;來到祈禱與耕作(暱稱為島耕作)裡,又為玩家介紹了解決太多 Token的終極解決之道:「生產輪盤」,讓玩家不必在回合之間,花費數分鐘來補充資源。玻璃之路裡就是使用這樣的機制來呈現複雜的資源系統(其實理解後相當簡單易懂)。

Uwe Rosenberg 在BGG排名前五十的遊戲就有好幾款,包含今年出版就衝入前20的洞穴農夫
有不少死忠支持者,由左至右分別為上文提及之農家樂港都濃情祈禱與耕作。(圖片來源BGG

遊戲中,每位玩家擁有兩個圓盤,分別代表製磚工廠以及玻璃工廠。追溯至最早,早於 7000年前,埃及人就懂得玻璃的製作,而蘇美爾人在 6000年前就發明了磚頭。玻璃的主要成份是二氧化矽,也就是沙子的主要成份,其中包含的氧化亞鐵決定了帶有的綠色,人稱「森林玻璃」。製作玻璃尚需要木材,添入鉀鹼以降低玻璃之融點方便製作,遊戲轉盤上我們發現除此之外還需要「食物」、「水」、「木炭」才能製作出一份玻璃

磚頭則是桌上遊戲裡另一個相當重要的資源,從中世紀起,人們就利用窯燒粘土製作成,是為建造房舍重要的基礎原料之一(不管在石器時代,或是卡坦島上拓荒,都需要磚頭這項建材)。遊戲中兩個工廠的員工都相當奮力,只要原料一備齊,他們就會自動自發的幫助你「產出」一個磚頭玻璃,此時我們看到只要將轉盤順時針轉動一格(下圖 B --> C),所有其他資源數量都會下降一,就變出一個磚頭玻璃了,試想一下如果今天你要退回一個木頭、一個木炭、一份食物、一份水、一份沙子,然後向供應區拿取一個玻璃,會是一個多麼惱人的遊戲經驗!

遊戲中兩個圓盤代表工廠,分別儲存、產出不同資源(圖片出自BGG
遊戲在巴伐利亞森林國家公園(Bavarian Forest National Park)邊進行,玩家還可以開墾屬於自己的領地,在空地上建立各種轉換資源的房舍,或者開墾出可以提供補給的地形。巴伐利亞森林位於德國的東南部,靠近捷克的邊界,其中的的玻璃之道有150英哩之遙,幅員廣大,是歐洲中部最大的森林保護區。時於中世紀時,羅馬人把製作玻璃的技術帶入這裡,這裡的吹玻璃產業便興盛一時,就算來到今日,當地仍有吹玻璃的表演藝術、並有著全球最常的林冠步道(Tree-Top Walk)供觀光客賞玩。(詳細可見巴伐利亞森林一條

巴伐利亞森林之位置,以及其林冠步道。

說明書特別提及的聖尼古拉教堂(St. Nikolaikirche)便是當時磚造房屋工業盛行
之下的傑作,其也因1989年的和平起義:「星期一遊行」而著名(圖片來源)。

遊戲的另一項重要機制「同時出牌」的玩法,與女巫釀(Witch's Brew,2008)如出一轍:每回合裡,玩家秘密地選擇十五張專家牌中的五張,然後由起始玩家開始,每位玩家蓋著初一張,依序翻開、執行,翻開時,若其他玩家手上有同樣的牌,則必須打出。但其實 Uwe Rosenberg在說明書末特別提及,其實這是他早在 2005 年的「Wir sind schwanger」(送子鳥)就已經發想,是女巫釀作者 Andreas Pelikan改用在遊戲中;另一方面,其資源輪盤的運用,則是 Uwe Rosenberg在其他遊戲如:祈禱與耕作港都內陸所沿用一系列資源輪盤的作品。說了那麼多,這款輕中度策略遊戲的開箱,卻也是相當「重量級」,就讓我們一起親眼目睹一下吧:

好久沒有連膜一起上相,這次就這樣吧!(感謝月提供的遊戲)


此次開箱是英文版本,背面呈現出遊戲樣貌...
有時候也會想一下,到底怎樣的盒子會更吸引人呢?

哦哦,作者特別說明,兩個人玩也相當讚!遊戲供 1-4人
同樂,玫瑰山先生的遊戲,就是要讓一個人也可以玩!

盒子一打開後...貼紙竟然歪七扭八!

慘狀:一個貼紙黏在說明書上,另一張則是跑到了卡片的外膜。

連紙版都已掉下來的情形,好在沒有損傷。

遊戲本身非常之重!就出在 Token Sheet的多寡。

忘記數有幾張了,有些是重複的就不照相給大家看了,
不過這麼重的遊戲,真是超值(才怪,國際運費......)。

遊戲中的所有房舍,基本上想要贏就是要靠如何搭配運用
這些房子,最重要的是,只有這些房子才會給你分數。

貼紙和 Token,算是很貼心的小設計。

共有八種資源,不過最左邊的玻璃實在看不懂是什麼形式的裝飾?

Ya!轉眼就貼好囉,花不到十五分鐘(還包含從奇怪的地方摳下來貼)。

遊戲中另一重要機制:轉盤。

第一次玩之前要像這樣,把三片夾在一起,然後用塑膠配件固定,
不得不說這實在有夠難組裝(洞太小)!

中央建築的圖版,有點雞肋,不過...,1-3人和4人使用數量不同。

地形版塊,主要分為原始森林;坑洞、叢林、池塘。
後者在遊戲中可以任意移走,而原始森林則是砍伐後就種不回來囉!

地形版塊的美術才不是一成不變,仔細看一下好像有巨人
躺在樹林裡休息,剩下的就待各位玩家自行發掘囉!

遊戲運作就靠這 15 位各有所長的專家來幫你了!

遊戲開始時,資源照對應的指示擺上去,左邊的森林有些原始地形。

兩人遊戲結束照,可以看到森林都開墾為不同的地形(以
提供資源),而轉盤則是散佈著不同數量的資源。

簡要規則(詳細仍請參照說明書,或參考小高店長誌的介紹):


  • 遊戲共進行四輪(建造期間),在四年後,最高分的玩家獲勝(主要分數來源為建築,以及磚頭玻璃沙子)!
  • 每輪開始時,每位玩家秘密選擇15位專家卡片其中5張,其餘的在這輪不會用到。每位玩家蓋著出一張牌(一輪總共出三張牌),依序打開,此時若其他玩家手上有「同名」之專家卡,必須跟著打出,並放置於個人圖版右側凹槽(上了卡套就@@,此時蓋著的牌不在此限,且凹槽數量有限!)。
  • 由起始玩家結算動作,進行動作前必須付出對應資源(卡片左邊中間)。若僅有一位玩家單獨打出專家卡片,則可進行上半部、下半部兩個動作(任意順序);若有超過一位玩家打出相同卡片,則每人僅能選擇一半部的動作執行。
  • 依此起始玩家順序,蓋著出三張牌後,一輪結束,順時鐘轉移起始玩家(標誌),進行四輪候,遊戲結束(若在三人遊戲時,第四輪由「建築最少」的玩家作為起始)。

遊戲中的建築分為三大類:


  • 持續運作型(箭頭):在「任何」時候,你可以執行其中效應。
  • 一次效應型(砂漏):建造時,立即獲得其上標示好處。
  • 結束分數型(錢袋):通常為遊戲結束時計分用,有些建築需取代既有房舍(個人圖版左處)。

細看說明書會發現,玫瑰山在細節的貼心小提醒都相當實用(圖片截自BGG)。

遊玩的小提示(部分為說明書上所陳述):
  • 注意其他人的需求,猜測他們會打的卡片,才能在遊戲中獲得好處(最好的情況通常為:你打的卡片,別人剛好都沒有選,而甚下兩張卡片有跟別人打出的一樣)。
  • 先後是相當重要的,注意遊戲的順位,先手時可以優先選擇欲建造的建物種類,後守則有較大的機會單獨打出卡片。
  • 遊戲中建築所需的基礎建材為:磚頭玻璃木材粘土。注意這幾種資源的存量,以利在任何時候都有機會蓋下建築(另外需注意轉盤,有時會使得他們的存量立即減少,要避免這種情況發生,可以讓水源、食物等資源停在指針最下面)。
  • 持續運作型建築是要贏得遊戲,早期的至要關鍵,好好地運用(時機、次數)他們可以為你的勝利之路鋪上最好的地基。


玻璃之路就和許多玫瑰山先生的作品一樣,輕中度策略的遊戲外表包裝下,就是款「資源轉轉樂」的遊戲(這次還真的要轉喔),不僅是要在各項資源中有效率的轉換,也需要控管各種可能的獲取、花費方式,並且在「轉盤」上創造出最大的利益,玩起來老實說也蠻耗費腦力(尤其當你想要的建築被買走,策略需要重新佈局)。但是遊戲配件華麗精緻,規則也相當容易講解,只要新手跨過「使用轉盤來計算資源的基礎障礙」,是款新手、老手都可以開心遊玩的好遊戲。

如果有玩過女巫釀的玩家,在選牌上,應該也不會有太大的困難。雖然有些玩家戲稱女巫釀可以用隨機選取的方式進行,搞不好還可以獲得勝利;在玻璃之路裡,卻十足考驗了玩家敏銳的觀察力。除了要猜測出對手可能的發展路線、所需資源,以及可能打出的卡片外,也要依照自己的需求來調整每回合中選取的五張卡片;而遊戲中的順位也是至關重要的一點,在某些時刻你要盡可能地保護你選取的卡片來取得最大優勢(例如猜測大家這輪可能打出 A卡的機率,自己也有選取時,是否也該在這輪打出),有時又需要快速搶得先機,建造明顯具有策略優勢的建築物;有時又得率先蒐集資源,為自己的道路增闢彈性應對的可能。或許在前幾次玩,選牌相當困難,幾次幸運的跟風也會讓玩家意外地開心,多玩幾次後,卻也會發現,明明可用的選項就這麼幾個,在猜測對手心理的交戰中,卻是無比的糾結

遊戲盒背說兩人遊戲也相當讚,是因為有額外規則:改為輪流出牌,直到有人出了三張牌,該回合就結束。這相當程度的改變了策略的流動性,你來我往的廝殺呈現的相當血腥(其實還是個溫和的遊戲,但是容錯率下降很多)。個人是覺得玻璃之路是個還ok的雙人遊戲,但不會是上上之選,三到四個人玩起來還是比較歡樂輕鬆一些,不會讓前期小小的失誤,在遊戲後面讓玩家完全脫節。不過令人相當激賞的反倒是「單人遊戲」的部份,剛好是玩完後,沒人要在續盤下,我接手了一場單人遊戲,不得不佩服玫瑰山先生的巧思,在單人遊戲裡,不像是單純面對枯燥的遊戲機制,反而更像是順應著天氣(機率),需要調整自己農莊的發展策略,進而獲得高分。玩完一場大概也是20-25分鐘,卻讓人想再嘗試不同建築組合,是否可以達到更高的分數,除了有意外地樂趣外,也相當具挑戰性。

玻璃之路是款好遊戲,但我大概不會那麼愛他。最主要原因當然就是主題性不夠強烈,沒錯,你說製作玻璃、獲取資源、蓋房子的確有那種感覺,可是聘請專家的流程、遊戲的計分方式,或者說整個資源輪盤,就是讓人沒有那種被打動的感觸。而多樣化的建築選項,的確增加了遊戲的變化性、耐玩性,讓人想挑戰不同情況下的高分,但這些建築就變得純粹功能性,讓人不太在意那會是什麼名稱、實質功效的房舍,而且出來的種類繁多,想要專精不只需要記憶熟悉,還有點運氣在裡頭。

如果你喜歡中度策略遊戲、喜歡輪盤資源的機制、喜歡時間快速又能享受到策略經營的遊戲、是 Uwe Rosenberg的粉絲、喜歡大量的版塊(像我其實不喜歡大多卡片為主的遊戲),那麼玻璃之路絕對是款推薦的選項;反過來說,如果你想嘗試組合技的極限,想要體驗更有主題性的歐式桌遊,或者你本身就不太喜歡機制大於情境的遊戲,那麼玻璃之路還是個不錯的入門款,值得給他個機會,嘗試看看(可惜單價稍高)。

BGG評分:7.52,排名282
作者 : Uwe Rosenberg
遊戲機制:同時選擇行動、版快拼放、經營
適合人數:1-4人(我覺得難得1-4人都好玩的遊戲!)
遊戲時數:每個人大約 20分(可是起始set要接近十分鐘XD)

延伸閱讀:


巴伐利亞村莊也是相當漂亮,當地實是著名的
觀光景點,也與遊戲中的畫風相近(圖片來源)。

巴伐利亞森林附近的「玻璃之森」感覺也是相當契合遊戲(圖片來源)?


沒有留言 :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