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ass Road 玻璃之路是 Uwe Rosenberg 2013年三款遊戲之一(分別是洞穴農夫、種豆新版以及這款),是款時間適中的輕中度策略遊戲,玩家在遊戲裡扮演巴伐利亞森林一旁吹玻璃的工人,除了要蒐集各種原料來製作「森林玻璃」外,也要管理好自己的林地,獲得木頭、泥土、磚塊等建材來擴建房舍,以在遊戲中的四年結束後得到分數,成為勝利者。當然勝利的道路並不好走,遊戲中多達「 8 」種資源待你去管理,並且使用了特殊的「轉盤」來計算資源、轉換,你需要借助 15位不同領域的專家來幫助你達成任務,只是他們都莫名的繁忙......
大家都知道玫瑰山先生喜歡用許多種資源來使遊戲運作(推薦閱讀:玫瑰山先生的訪談翻譯),像是最著名的農家樂裡面,就有各種價值不同的動物、小麥、蘆葦、胡蘿蔔等等;港都濃情(勒哈佛港)裡,玫瑰山再次展現了資源的多樣性,以及他們之間的各種轉換方式:鮮魚火烤後變為食物、牛隻宰殺後得到牛皮以及肉排、木材加工為木炭等不勝枚舉;來到祈禱與耕作(暱稱為島耕作)裡,又為玩家介紹了解決太多 Token的終極解決之道:「生產輪盤」,讓玩家不必在回合之間,花費數分鐘來補充資源。玻璃之路裡就是使用這樣的機制來呈現複雜的資源系統(其實理解後相當簡單易懂)。
![]() |
Uwe Rosenberg 在BGG排名前五十的遊戲就有好幾款,包含今年出版就衝入前20的洞穴農夫, 有不少死忠支持者,由左至右分別為上文提及之農家樂、港都濃情、祈禱與耕作。(圖片來源BGG) |
遊戲中,每位玩家擁有兩個圓盤,分別代表製磚工廠以及玻璃工廠。追溯至最早,早於 7000年前,埃及人就懂得玻璃的製作,而蘇美爾人在 6000年前就發明了磚頭。玻璃的主要成份是二氧化矽,也就是沙子的主要成份,其中包含的氧化亞鐵決定了帶有的綠色,人稱「森林玻璃」。製作玻璃尚需要木材,添入鉀鹼以降低玻璃之融點方便製作,遊戲轉盤上我們發現除此之外還需要「食物」、「水」、「木炭」才能製作出一份玻璃。
磚頭則是桌上遊戲裡另一個相當重要的資源,從中世紀起,人們就利用窯燒粘土製作成磚,是為建造房舍重要的基礎原料之一(不管在石器時代,或是卡坦島上拓荒,都需要磚頭這項建材)。遊戲中兩個工廠的員工都相當奮力,只要原料一備齊,他們就會自動自發的幫助你「產出」一個磚頭或玻璃,此時我們看到只要將轉盤順時針轉動一格(下圖 B --> C),所有其他資源數量都會下降一,就變出一個磚頭或玻璃了,試想一下如果今天你要退回一個木頭、一個木炭、一份食物、一份水、一份沙子,然後向供應區拿取一個玻璃,會是一個多麼惱人的遊戲經驗!
![]() |
遊戲中兩個圓盤代表工廠,分別儲存、產出不同資源(圖片出自BGG) |
遊戲在巴伐利亞森林國家公園(Bavarian Forest National Park)邊進行,玩家還可以開墾屬於自己的領地,在空地上建立各種轉換資源的房舍,或者開墾出可以提供補給的地形。巴伐利亞森林位於德國的東南部,靠近捷克的邊界,其中的的玻璃之道有150英哩之遙,幅員廣大,是歐洲中部最大的森林保護區。時於中世紀時,羅馬人把製作玻璃的技術帶入這裡,這裡的吹玻璃產業便興盛一時,就算來到今日,當地仍有吹玻璃的表演藝術、並有著全球最常的林冠步道(Tree-Top Walk)供觀光客賞玩。(詳細可見巴伐利亞森林一條)
![]() |
巴伐利亞森林之位置,以及其林冠步道。 |
![]() |
說明書特別提及的聖尼古拉教堂(St. Nikolaikirche)便是當時磚造房屋工業盛行 之下的傑作,其也因1989年的和平起義:「星期一遊行」而著名(圖片來源)。 |
遊戲的另一項重要機制「同時出牌」的玩法,與女巫釀(Witch's Brew,2008)如出一轍:每回合裡,玩家秘密地選擇十五張專家牌中的五張,然後由起始玩家開始,每位玩家蓋著初一張,依序翻開、執行,翻開時,若其他玩家手上有同樣的牌,則必須打出。但其實 Uwe Rosenberg在說明書末特別提及,其實這是他早在 2005 年的「Wir sind schwanger」(送子鳥)就已經發想,是女巫釀作者 Andreas Pelikan改用在遊戲中;另一方面,其資源輪盤的運用,則是 Uwe Rosenberg在其他遊戲如:祈禱與耕作、港都內陸所沿用一系列資源輪盤的作品。說了那麼多,這款輕中度策略遊戲的開箱,卻也是相當「重量級」,就讓我們一起親眼目睹一下吧:
好久沒有連膜一起上相,這次就這樣吧!(感謝月提供的遊戲) |